您的位置:首頁 >金融 >

體檢報告里的“鈣化”嚴重嗎?這幾種情況要當心,尤其是老年人 | 健康體檢|熱資訊

2025-11-10 20:30:12 來源:健康中國

不少老年人會在體檢報告中看到“結節(jié)已鈣化”“囊腫伴鈣化”的提示,難免心生疑惑:鈣化到底意味著病情穩(wěn)定了,還是潛藏著危險?

其實,鈣化并非一個簡單的概念,它既可能是身體自我修復留下的瘢痕,也可能是疾病進展的信號,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正確認識這一現(xiàn)象,并科學應對管理,與鈣化友好共處。

鈣化是如何發(fā)生的


【資料圖】

鈣化是鈣磷酸鹽在骨外組織異常沉積的病理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人體主動調控的生物學過程,而非被動沉淀。比如在血管中,血管壁的平滑肌細胞受到刺激后會改變功能屬性,轉化為成骨細胞特異性轉錄因子,還會分泌基質小泡來啟動鈣鹽沉積;在結節(jié)和囊腫中,鈣化多與組織壞死后的修復相關,壞死的組織碎片會成為核心,鈣鹽更容易沉積在上面。 

常見的幾種鈣化

鈣化的發(fā)生部位和形態(tài)不同,其代表的意義也大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血管鈣化 最需要警惕的類型。鈣鹽沉積在血管壁,如同水管生垢,會使血管變硬、變脆,增加高血壓、心梗、腦中風的發(fā)生風險。

結節(jié)內鈣化 常見于肺、甲狀腺等部位的結節(jié)中。粗大、環(huán)形的鈣化常為良性標志,多是炎癥愈合后留下的瘢痕,而細小、沙粒樣的簇狀鈣化,則要警惕惡性可能。

囊腫壁鈣化 肝囊腫、腎囊腫的囊壁鈣化,多因為長期刺激,通常是良性的。

心臟瓣膜鈣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瓣膜會出現(xiàn)退行性變化,可能導致瓣膜開關不順暢,進而出現(xiàn)鈣化。

為何常發(fā)生于老年人

鈣化的發(fā)生,源于體內“促鈣化”因素壓倒了“抑鈣化”因素。比如慢性炎癥、組織損傷,尤其是礦物質代謝紊亂(如慢性腎病導致的高磷血癥),會加速鈣鹽沉積。同時,體內抑制鈣化的天然物質如基質Gla 蛋白,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讓兩者的平衡被打破。

老年人的血管等組織逐漸老化后,更容易“掛垢”。多數(shù)老年人患有基礎疾病,這也會促進鈣化。腎功能減退導致排磷能力變差,血磷容易升高。衰老伴隨的慢性輕度炎癥狀態(tài),也能為鈣化提供持續(xù)的溫床?! ?/p>

不同部位的鈣化要注意

乳腺鈣化:警惕“簇集小鈣化”。

乳腺鈣化多為良性,但細小、形態(tài)不規(guī)則且簇集的微鈣化與早期乳腺癌關系密切。如果檢查報告上有“簇集、細小、形態(tài)不規(guī)則或分支樣”等提示,就應在乳腺??漆t(yī)生的指導下作進一步評估,切勿忽視。

甲狀腺鈣化:看“大小”辨風險。

甲狀腺結節(jié)的超聲特征決定了其風險大小。微小鈣化通常與甲狀腺癌有關,但看到“微鈣化”這三個字也無需恐慌,醫(yī)生會通過超聲檢查來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如果鈣化比較粗大,通常可以放心,這多與良性疾病有關。

肺結節(jié)鈣化:從“形態(tài)”看良惡性。

如果肺結節(jié)像“洋蔥皮”或“爆米花”一樣鈣化,通常為良性,多見于陳舊性肉芽腫、錯構瘤。但如果是偏心、點片散在或形態(tài)不典型的鈣化,就要警惕了。肺部鈣化大多與舊病有關,比如陳舊性肺結核留下的瘢痕。如果鈣化不規(guī)則,就要接受進一步檢查,排除肺癌等疾病的可能。

心血管鈣化:關乎心腦血管健康。

血管鈣化與動脈硬化、心臟病等疾病密切相關。血管或瓣膜的鈣化是動脈硬化的累積賬本。研究表明,血管鈣化嚴重的人群,未來發(fā)生心臟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所以,有心血管鈣化的人要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評估是否需要用藥預防。

其他常見部位鈣化:這些情況不用慌。

肝血管瘤常被發(fā)現(xiàn)于體檢中,只要影像學表現(xiàn)典型,通常無需處理。部分病例可見“靜脈石”樣點狀鈣化,多提示纖維化后的陳舊改變。前列腺鈣化并非前列腺癌的特異性標志。病理與影像學研究提示,良性前列腺疾病中也常見鈣化,但患者如有排尿困難、直腸指檢異常,就要進一步評估。

來源:《大眾健康》雜志

作者:國家健康科普專家?guī)斐蓡T、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 單海燕

策劃:余運西王寧

編輯:欒兆琳

標簽: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