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10時許,窗外傳來嘩嘩聲,雨又下了起來。
辦公室里,吉林舒蘭市第三中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孫國民還在擔心著被安置在學校的400多名受災(zāi)群眾。“黨員請時刻關(guān)注安置群眾情況,有需要第一時間提供幫助?!睂O國民在工作群里發(fā)出一條條信息,給大家分派任務(wù)。
8月12日,受臺風“卡努”影響,舒蘭市迎來新一輪降雨。為預防災(zāi)害疊加,當?shù)攸h委和政府提前將受災(zāi)區(qū)域群眾轉(zhuǎn)移至臨時安置點。
(資料圖)
舒蘭市第三中學校是本輪汛情中全市最大的安置點。自8月2日起,學校陸續(xù)接收了來自平安鎮(zhèn)、金馬鎮(zhèn)、七里鄉(xiāng)等地的受災(zāi)群眾。
接到通知后,孫國民和黨員骨干迅速到崗,為妥善接收轉(zhuǎn)移安置群眾做準備。
短時間內(nèi)安置近500名群眾,挑戰(zhàn)不小。打包學生在宿舍的物品,收拾衛(wèi)生,整理床鋪……直到確保所有被安置人員都有單獨的床鋪,孫國民才蹚著沒到小腿肚的積水返回辦公室,并在黨支部工作群里通報最新情況。
解決了住宿問題后,讓被安置群眾一日三餐吃上熱乎飯,成為首要任務(wù)。
正值暑期,學校原先雇請的廚師大多返鄉(xiāng)休假,人手十分緊缺。黨支部全體黨員第一時間就位,全力保障安置點群眾的基本生活。
59歲的黨員宋曉波,前陣子剛做完膽摘除手術(shù),原本計劃暑期在家靜養(yǎng)。得知情況后,她主動提出負責食堂工作?!拔<睍r刻,很多黨員主動請纓沖在前,這是職責使命所在?!彼螘圆ㄕf。
金馬鎮(zhèn)在本次汛情中受災(zāi)嚴重,安置在舒蘭市第三中學校的部分群眾擔心家里情況,總想著回家看看。
“為避免群眾回家后遭遇風險,我們與相關(guān)村屯黨組織了解情況,及時給大伙兒反饋,緩解村民顧慮?!睂O國民介紹。
安置期間,包餃子、放映露天電影、組織體育活動……學校黨支部想了不少辦法,聯(lián)系多方力量,豐富安置群眾的生活。
“在安置點的群眾不容易,我們?nèi)ΡU先罕娚?,讓‘臨時的家’也溫暖?!秉h員蘭艷華說。
“感謝學校老師們細致的關(guān)心和照顧,這段時間在安置點吃住不愁,我們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贝迕窭顔⒅钦f。(本報記者 鄭智文)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5日 第 04 版)
責編:盧思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