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產經 >

華納藥廠首發(fā)獲通過 日均9場會屢涉不合格

2020-12-28 09:27:28 來源: 中國經濟網(wǎng)

12月15日,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納藥廠”)首發(fā)獲通過,保薦機構為西部證券。華納藥廠本次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開發(fā)行股票數(shù)量為不超過2350萬股,占發(fā)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公司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其中,6152萬元用于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續(xù)建,1.39億元用于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二期)續(xù)建,3.50億元用于年產30億袋顆粒劑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2.00億元用于中藥制劑及配套質量檢測中心建設項目,6.31億元用于藥物研發(fā)項目。

華納藥廠三年一期銷售收到現(xiàn)金不敵營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6月,華納藥廠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75億元、6.13億元、8.25億元、3.87億元;主營業(yè)務收入分別為3.74億元、5.92億元、8.22億元及3.86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xiàn)金分別為3.49億元、5.43億元、7.82億元、3.71億元。

2017年至2020年6月,華納藥廠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975.86萬元、8848.94萬元、1.16億元、5688.1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624.70萬元、6479.91萬元、1.17億元、2763.42萬元。

據(jù)中國經濟網(wǎng)記者計算,2017年至2020年6月,華納藥廠主營業(yè)務收現(xiàn)比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xiàn)金/主營業(yè)務收入)分別為0.93、0.92、0.95、0.96;凈現(xiàn)比(經營現(xiàn)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分別是0.94、0.73、1.01、0.49。

2017年末至2020年6月末,華納藥廠資產總額分別為6.26億元、7.32億元、8.51億元、8.17億元。同期,負債合計2.42億元、2.74億元、2.98億元、2.4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華納藥廠本次募集資金13.82億元為2020年6月末總資產的1.69倍。

華納藥廠主營業(yè)務為藥品制劑和原料藥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然而超過7成的主營業(yè)務收入來自于仿制藥。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華納藥廠仿制藥(制劑及原料藥)收入分別為2.48億元、3.97億元、5.81億元和2.95億元,占主營業(yè)務收入比例分別為66.43%、67.08%、70.69%和76.44%。華納藥廠改良型新藥收入分別為1.09億元、1.53億元、1.67億元和5796.66萬元,占主營業(yè)務收入分別為29.17%、25.92%、20.27%和15.01%。

華納藥廠應收賬款呈逐年上升趨勢。報告期內,華納藥廠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3920.47萬元、7441.51萬元、8477.28萬元和8502.82萬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比重分別為10.46%、12.13%、10.28%、10.99%。華納藥廠應收賬款周轉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分別為11.16、10.79、10.36、4.56。

華納藥廠存貨占流動資產比例達57.21%。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9771.63萬元、1.38億元、1.92億元和1.89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6.78%、47.44%、48.37%和57.21%。同期,華納藥廠的存貨周轉率也逐年下滑,分別為1.87、1.56、1.48、0.58,低于同行業(yè)平均值2.94、2.76、2.85、1.13。

華納藥廠重營銷而輕研發(fā)。2017年至2020年1-6月,華納藥廠銷售費用分別為1.14億元、2.63億元、3.72億元和1.68億元,占營業(yè)收入比例分別為30.29%、42.85%、45.07%和43.34%。其中,支付給推廣服務商的市場推廣費占比最大,華納藥廠2017年至2020年6月市場推廣費金額分別為9808.38萬元、2.48億元、3.55億元、1.61億元。

而華納藥廠市場推廣費中主要為學術推廣費,報告期內分別為9141.83萬元、2.31億元、3.22億元、1.32億元。華納藥廠在首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披露了學術推廣會議具體情況,華南藥廠分別為十一個品種進行會議推廣,分別為膠體果膠鉍干混懸劑、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琥珀酸亞鐵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克霉唑陰道片、膠體果膠鉍膠囊、膠體酒石酸鉍膠囊、裸花紫珠分散片、銀杏葉分散片、健胃消食片。

以2019年為例,華納藥廠為上述品種舉辦的學術推廣會議合計達3226場,平均一天舉辦8.8場會議。

而同期,華納藥廠研發(fā)費用分別為1519.62萬元、2561.53萬元、4542.64萬元、3252.41萬元,占營收比例僅為4.05%、4.18%、5.51%和8.40%,常年低于10%。以2019年為例,華納藥廠研發(fā)費用僅為銷售費用的12.21%。

此外,華納藥廠研發(fā)及技術人員人數(shù)2020年上半年較2019年減少5人。

華納藥廠曾涉銀杏葉事件。2015年6月22日,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關于90家銀杏葉提取物和銀杏葉藥品生產企業(yè)自檢情況的通告(2015年第24號)》中披露了“部分批次產品不合格的企業(yè)25家”名單,其中就包括湖南華納大藥廠有限公司(銀杏葉片,15批不合格,不合格率75.0%;銀杏葉分散片,87批不合格,不合格率74.4%)。

今年華納藥廠再曝產品質量問題,并被藥監(jiān)局點名。今年7月23日,國家藥監(jiān)局發(fā)布的《國家藥監(jiān)局關于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guī)定的通告》顯示,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檢驗,標示為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蘭索拉唑腸溶片不符合規(guī)定,不符合規(guī)定項目為溶出度。

由于上述事件,今年8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qū)醫(yī)藥采購網(wǎng)發(fā)布了《關于暫停吡嗪酰胺片等抽檢不合格藥品交易資格的通知》。暫停交易資格藥品名單中就包含了湖南華納大藥廠的蘭索拉唑腸溶片。

除去產品質量問題外,華納藥廠的募投項目之一還涉及兩起專利糾紛,均未結案。華納藥廠表示,若左奧硝唑專利訴訟出現(xiàn)敗訴,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提升產生負面影響。

募投項目“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項目(一期)”主要建設3個原料藥生產線,其中一個為左奧硝唑年產30噸。華納藥廠表示,左奧硝唑為公司2類改良型新藥(唯一在售的原1.3類新藥),未來可能成為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

然而,華納藥廠左奧硝唑的相關專利和產品卻涉及兩起專利糾紛。2019年8月2日,南京圣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原告分別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了兩起訴訟,認為華納藥廠(被告一)、大連中信(被告二)制造、銷售、許諾銷售的產品侵犯了其ZL200510083517.2(左旋奧硝唑在制備抗寄生蟲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專利;華納藥廠(被告一)、大連中信(被告二)制造、銷售、許諾銷售的產品侵犯了其ZL200510068478.9(左旋奧硝唑在制備抗厭氧菌感染藥物的應用)專利。

對于兩起訴訟,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做出的判決均為:華納藥廠與大連中信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對原告ZL200510068478.9專利的侵害;華納藥廠與大連中信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及合理費用人民幣10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華納藥廠不服該判決,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目前還未結案。

中國經濟網(wǎng)就相關問題已向華納藥廠發(fā)去采訪郵件,對方表示以披露的公開信息為準。

沖刺科創(chuàng)板

華納藥廠創(chuàng)立于2001年,主營業(yè)務為藥品制劑和原料藥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分布于消化、呼吸、抗感染等領域,消化類藥物包括膠體果膠鉍干混懸劑、膠體果膠鉍膠囊、多庫酯鈉片、蒙脫石散、聚乙二醇4000散等;抗感染類藥物包括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法羅培南鈉顆粒、克霉唑陰道片等;呼吸類藥物如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

華納藥廠本次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開發(fā)行股票數(shù)量為不超過2350萬股,占發(fā)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公開發(fā)行股份全部為公開發(fā)行新股,不安排公司股東公開發(fā)售股份。公司擬募集資金13.82億元,其中,6152萬元用于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續(xù)建,1.39億元用于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二期)續(xù)建,3.50億元用于年產30億袋顆粒劑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2.00億元用于中藥制劑及配套質量檢測中心建設項目,6.31億元用于藥物研發(fā)項目。

華納藥廠的控股股東為華納醫(yī)藥,直接持有公司53.08%股份。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黃本東持有華納醫(yī)藥2413.00萬出資額,占華納醫(yī)藥出資額的64.67%,并擔任華納醫(yī)藥的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因此黃本東可以實際控制華納醫(yī)藥。黃本東通過華納醫(yī)藥間接控制公司53.08%的股份,為華納藥廠的實際控制人。黃本東擁有中國國籍,擁有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

募投項目涉及兩起專利糾紛

招股書顯示,華納藥廠年產1000噸高端原料藥物生產基地項目(一期)總投資2.50億元,已完成建設投資1.42億元,本次續(xù)建計劃利用項目(一期)已建廠房,新增投資6152萬元,其中:新增建設投資4985萬元,新增鋪底流動資金1167萬元。該項目主要建設3個原料藥生產線,總計年產55噸產品,其中法羅培南鈉年產10噸、左奧硝唑年產30噸、鹽酸西替利嗪年產15噸。

華納藥廠表示,左奧硝唑為公司2類改良型新藥(唯一在售的原1.3類新藥),上市時間短,產品處于推廣初期,其作為公司抗感染產品線的補充,未來可能成為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

然而,華納藥廠左奧硝唑的相關專利和產品卻涉及兩起專利糾紛,即南京圣和的ZL200510083517.2和ZL200510068478.9發(fā)明專利。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8月2日,南京圣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原告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原告認為發(fā)行人(被告一)、大連中信(被告二)制造、銷售、許諾銷售的產品侵犯了其ZL200510083517.2(左旋奧硝唑在制備抗寄生蟲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專利。原告要求發(fā)行人及被告二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犯原告涉案專利權的涉訴產品左奧硝唑片,并立即銷毀庫存侵權產品,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以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人民幣20萬元,并承擔案件的訴訟費用。

2020年5月22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出(2019)滬73知民初607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華納藥廠與大連中信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對原告發(fā)明專利ZL200510083517.2的侵害;華納藥廠與大連中信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及合理費用人民幣10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華納藥廠不服判決,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目前的進展為已經立案,案號為(2020)最高法知民終1156號。

第二起專利糾紛為,2019年8月2日,南京圣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原告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原告認為起訴發(fā)行人(被告一)、大連中信(被告二)制造、銷售、許諾銷售的產品侵犯了其ZL200510068478.9(左旋奧硝唑在制備抗厭氧菌感染藥物的應用)專利。原告要求發(fā)行人及被告二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犯原告涉案專利權的涉訴產品左奧硝唑片,并立即銷毀庫存侵權產品,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以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人民幣20萬元,并承擔案件的訴訟費用。

2020年5月22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出(2019)滬73知民初608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華納藥廠與大連中信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對原告ZL200510068478.9專利的侵害;華納藥廠與大連中信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及合理費用人民幣10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華納藥廠不服該判決,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目前的進展為已經立案,案號為(2020)最高法知民終1158號。

由于兩起糾紛訴訟還未結案,最終結果存在不確定性,華納藥廠表示,左奧硝唑相關專利和產品涉及訴訟,對其產品的銷售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如左奧硝唑專利訴訟出現(xiàn)敗訴則可能導致左奧硝唑相關產品在相關專利到期前無法繼續(xù)銷售,將使得公司在短期內損失一個主要產品的發(fā)展機會,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提升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華納藥廠還曾與江中藥業(yè)存在產品包裝糾紛。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年4月22日,江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原告,向山東省壽光市人民法院起訴濰坊惠康醫(yī)藥連鎖有限公司安丘鴻禧店(被告一)、濰坊惠康醫(yī)藥連鎖有限公司(被告二)及發(fā)行人(被告三)制造并銷售與原告知名商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產品包裝、裝潢近似的健胃消食片,構成不正當競爭。原告要求被告一與被告二立即停止銷售,發(fā)行人立即停止制造、銷售包裝上使用與原告商品包裝、裝潢近似標識的產品,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包含原告調查取證、制止侵權、聘請律師所支出的合理費用),并承擔案件的受理費。2020年6月23日,山東省壽光市人民法院作出(2020)魯(0783)民初(2492)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準許江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撤訴。

4次更換保薦機構

上交所于2020年7月23日出具了《關于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

在第一輪問詢中,上交所指出,根據(jù)《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歷次保薦機構信息的說明》,發(fā)行人報告期內分別聘請新時代證券、光大證券、東興證券、西部證券作為保薦機構申請首次公開發(fā)行;該說明未提及更換光大證券的原因。發(fā)行人于2018年3月向中國證監(jiān)會申請撤回發(fā)行申請材料。

因此,上交所要求華納藥廠說明:(1)前次申請首次公開發(fā)行的簡要過程,前次申請撤回的原因,前次申報主要反饋問題的落實情況;本次申報和前次申報的信息披露差異情況,會計調整事項及是否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2)解聘光大證券、東興證券的原因;(3)前次申報以來申報會計師、發(fā)行人律師及其簽字人員是否發(fā)生變化;(4)歷次更換中介機構后,新的中介機構是否重新執(zhí)行核查及相關工作程序,是否使用前任中介機構的工作,若使用,相關工作是否合規(guī);(5)歷次新中介機構進場后是否對前任中介機構的相關結論進行調整,若調整,請說明歷次調整的情況。

華納藥廠于2016年8月向證監(jiān)會報送了“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fā)行并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報告期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1-3月,于2018年3月申請撤回發(fā)行申請材料。

關于申請撤回的原因,華納藥廠表示,因市場環(huán)境變化,2018年初部分在審主板、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擬上市企業(yè)考慮到自身經營規(guī)模和利潤的原因,調整發(fā)行上市的計劃,從而集中撤回了發(fā)行審核申請。當時發(fā)行人最近一期2017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4241.10萬元,考慮到公司經營規(guī)模和利潤水平較小,發(fā)行人調整并重新制定了發(fā)行上市的規(guī)劃,從而暫時向證監(jiān)會撤回了發(fā)行審核申請。

華納藥廠在2017年發(fā)布的《關于媒體相關報道的說明》中表示,因公司IPO原保薦機構新時代證券被立案調查,為了推進公司IPO審核的順利進行,公司決定更換IPO保薦機構,聘請光大證券為新的IPO保薦機構。

對于解聘光大證券、東興證券的原因,華納藥廠在回復中解釋稱,公司與光大證券合作期間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公司于2018年3月向證監(jiān)會申請撤回發(fā)行申請材料,終止了上次申報程序;同時,公司重新制定了發(fā)行上市的方案,并與多家保薦機構保持溝通,秉承充分競爭、擇優(yōu)選擇的原則,終止了與光大證券合作。

而公司與東興證券合作期間為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東興證券駐地不在湖南省,華納藥廠項目組人員必須長期出差駐扎項目現(xiàn)場履職盡責,存在一定的問題。加之東興證券和公司之間對華納藥廠IPO計劃存在差異,不能按照公司計劃派遣足夠的項目人員履職調查和申報程序;綜合考慮華納藥廠的上市日程安排,經友好協(xié)商,公司和東興證券同意終止輔導合作。公司重新制定了發(fā)行上市的方案并擇優(yōu)選擇保薦機構。

然而,華納藥廠與東興證券的合作結束于2020年3月,而保薦工作報告披露西部證券進場時間為2019年12月,其中存在時間差異。

對此,華納藥廠在回復中表示,公司與東興證券于2020年3月簽訂合作終止協(xié)議,西部證券項目人員于2019年12月進場與發(fā)行人進行溝通并開始盡職調查工作,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之間發(fā)行人與東興證券雖未簽訂終止協(xié)議,但其項目組相關的盡職調查工作已停止,西部證券項目人員已開始相關工作。

三年一期銷售收到現(xiàn)金不敵營收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6月,華納藥廠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75億元、6.13億元、8.25億元、3.87億元;主營業(yè)務收入分別為3.74億元、5.92億元、8.22億元及3.86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xiàn)金分別為3.49億元、5.43億元、7.82億元、3.71億元。

2017年至2020年6月,華納藥廠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975.86萬元、8848.94萬元、1.16億元、5688.1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624.70萬元、6479.91萬元、1.17億元、2763.42萬元。

據(jù)中國經濟網(wǎng)記者計算,2017年至2020年6月,華納藥廠主營業(yè)務收現(xiàn)比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xiàn)金/主營業(yè)務收入)分別為0.93、0.92、0.95、0.96;凈現(xiàn)比(經營現(xiàn)金流量凈額/凈利潤)分別是0.94、0.73、1.01、0.49。

根據(jù)經審閱的財務數(shù)據(jù),華納藥廠2020年1-9月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6.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9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897.7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2%。

此外,華納藥廠預計2020年全年營業(yè)收入為9.36億元至9.86億元,同比上升13.50%至19.57%;預計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1.43億元至1.58億元,同比上升23.26%至36.19%;預計實現(xiàn)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8億元至1.43億元,同比上升17.03%至30.75%。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